刘冲
1819
2012-05-18 14:2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中国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出人意料的是,这家日本财团只派了几个管理者来,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这家企业就扭亏为盈了。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是执行力。同样企业,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机器设备,唯一不同的是企业执行力。那么,这执行力来源哪里呢?笔者认为,正是来自员工的服从意识。
如果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那么对于企业员工来讲,服从就是一种美德。企业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十分严格的单位,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力。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基层都应该具备这种服从精神,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真正具有服从意识的人,把服从当作自己的天职,充分认识到服从是一个人工作的必备条件,在接到任务之后,主动挖掘自身潜能,力求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即便觉得在接受任务时还不具备成功的条件,也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为最后的成功创造条件。对不能完成的任务,也决不找借口推脱责任,要具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服从意识淡薄的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喜欢搞“变通”,在领导或者组织分配任务后,总是找出各种理由,将事情一拖再拖,甚至拒不完成,这样,只能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转,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员工是否具有服从意识,直接影响企业执行力度,企业需要的正是具有服从意识、负责任的人才。
也许会有人认为,绝对服从上级命令会造成思维定势,影响创新,影响企业发展。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提倡的服从并不是一味屈服于别人的意志、死板的服务,而是提倡在工作中的高度自律,要求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同时,如何培养员工服从意识,加强团队执行力,对企业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礼记•内则》提到:“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孙希旦集解:“服从,谓服其事而从君也。”大概意思是指只有令人信服,才会让人听从。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务必要做到让员工信服,不是用权力压人,而是用威信服人,这样,下达的命令才会有威慑力,员工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使命,绝对服从领导安排,才会认真做好工作,发挥创新精神,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